二十四節氣|立春.雨天養生大法

最後更新: 2024-01-18

立春,廿四節氣之首。立者,始建也。標誌著春季以及新一年的來臨。而緊接十多天後,即有第二個節氣 – 雨水。本篇集合了對應兩大節氣的中醫理論,讓大家輕易掌握到春天保健的六大重點。正所謂「一年之計在於春」,於春季做好養生保健,才能為未來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!


第一式:莫生氣

立春後陽氣初生,據中醫理論,春屬木,與肝相應。肝主疏泄,在志為怒,故此切戒暴怒,更忌情懷憂鬱,保持心境恬愉,以護肝氣

第二式:出去走走

春天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,需舒展暢達,不妨借春季陽氣上升,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,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,既可增強體質,以對應春天多變的氣候,亦可克服倦懶思眠狀態,使自己身心和諧,精力充沛。加上春節期間總難免吃得較豐富,多加運動正好可助控制體重

第三式:養陽益肝

飲食方面宜辛甘發散之品,如韭菜、蘿蔔、蔥、大棗、枸杞等,有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;但不宜食酸收之味,因酸味入肝,具收斂之性,不合春季生發的原則。

第四式:衣著得宜

天氣雖開始回暖,但氣候仍然多變,乍寒乍暖,故厚衣棉服不可頓然驟減,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宜審慎。另外應當注意「寒多自下而生」,故春季衣著宜下厚上薄。睡前可多用熱水泡泡腳,亦不宜過早穿露腳踝的衣物,以免寒氣侵入體内。

第五式:舊疾關注

天氣轉暖,細菌、病毒隨之生長繁殖。溫熱毒邪開始活動,春季是常見病多發季節,亦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時期。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、皮膚病等,容易舊疾復發,要積極保養身體。

第六式:少酸多甜

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有曰:「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養脾氣。」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,多吃甜味,以養脾臟之氣。可選擇蓮子、紅棗、糯米、淮山、藕、芋頭、春笋、蜂蜜、粥等。

以上就是春季養生的6個小提示,希望能助大家養好身子,為未來一年各項計劃或挑戰作好準備!